多科协作、全力以赴——坚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发布日期:2015-12-21 阅读次数:
2015年12月14日,16:28,我院ECMO小组接到我院ICU紧急会诊要求。有一名28岁男性患者,爆发性心肌炎入院,目前情况危重,心肺功能衰竭,低血压、缺氧、少尿,已至弥留之际。床旁评估后,决定行ECMO辅助支持。
16:35,与家属谈话沟通,取得其同意。
16:47,送入手术室,并完成ECMO前期准备工作。
16:55,患者出现室速,心率200bpm,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下收缩压60mmHg,患者神志丧失。无法转至手术台,于床旁紧急施行ECMO。
17:35,ECMO成功建立,停止升压药物,心肺辅助开始,心脏及肺减轻负荷,全身各脏器灌流恢复。病人从死神手里成功逃生。
ECMO的全名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也就是体外膜肺氧合,是体外循环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一大进展。目前是国际上重症医学的前沿地带,在国内开展尚不够广泛。
那么ECMO适合什么样的病人呢?可以说,它对心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危急重症患者大多都适用。
儿童急性心衰?没问题。ECMO会辅助心脏完成心脏的大部分工作,大大减轻心脏负荷,提供复苏的机会。
心跳呼吸骤停?没问题。ECMO会在辅助心脏的同时,保证身体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的供氧,减少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出现脑缺氧损伤甚至脑死亡的风险。
急性肺损伤?没问题。ECMO可以完成肺脏的工作,在体外让血液获得氧气。
心脏手术之后脱离体外循环困难?也没问题。ECMO可以提供相应的辅助,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
台湾地区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曾经被称为“叶医生”,因为其在重症医疗领域颇有建树,并应用ECMO技术救治了许多病患。所以民众将ECMO的音译“叶克膜”当作柯文哲医师的名讳。所以在台湾,人们经常觉得“叶克膜”医生是第一神医。2015年,ECMO技术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胸心外科已经成熟开展,已成功救治数例患者,并将外科医师、监护医师、体外循环医师、重症护理人员结合组建ECMO小组,承担全院病患的紧急会诊、ECMO建立及管理工作,是保护病患生命与死神搏斗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