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 医院文化
好医生9:与不完美共存--记风湿免疫科丁健主任
发布日期:2017-06-09 阅读次数:
 

作者:叶春霞

人生在世最大的灾难是内讧,当我们在敌人入侵之前先行垮掉,自己人攻击自己人,想想都是极其可怕的事情。

人体的疾病谱中就有这样一类可怕的病-----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原本,人的免疫系统是人体健康的守护卫士,在外来的细菌病毒入侵时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军队来保护人民的安危,可是在很多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人体守护卫士几乎全体哗变,倒戈矛头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通俗的叫法称之为“结缔组织病”。

有哗变的“军人”,就一定有坚守阵地的英雄,在我们医院--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就有这么一位军人,他是免疫风湿科主任丁健主任医师。

    丁健医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毕业后到青岛空军疗养院工作,1994年从部队转业到我们医院,那一年他32岁。按照一般惯例,部队转业的医生一上班就能定科,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尽快对一个专业熟悉并精通,一方面也不用和那些刚毕业分配的年轻医生们一样跟在职称相同的主治医生后面学习。

丁医生有自己的考量,他不想过早进入到一个按部就班的状态,他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内科医生。部队和地方综合医院的疾病种类相差很大,虽然丁医生有几年工作经验,但到了我们医院就成了经验不足。“轮科吧,内科病房一个一个轮转下来扎扎实实地掌握实战技术。”他想。

于是,丁医生开始大内科各科室轮转,像初出茅庐的楞头青一样问幼稚的问题,放下面子去请教比自己年轻的医生,主动请缨去最辛苦的急诊锻炼,丁医生花四年时间全面掌握内科诊疗。这四年时间用一个“熬”字是不恰当的,虽然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工作学习得很辛苦,但其实他过得很幸福,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没有任何爱好、生活寡淡无趣的人,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在业务上不断学习”。

机会的确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四年的努力工作让他有机会去进修深造,但选择什么专业好呢?这四年他并没有在某一科上停留而是在均衡发展。机会令人高兴,而选择令人纠结,选择,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当年的免疫风湿科至少在我们医院还没有设专科,而其它的内科已是一个你进修回来就有大把机会实践的成熟状态,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丁医生选择挑战,等他进修回来整个免疫风湿还是只有他一个专科医生,势单力薄形单影只,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四年,直到后来有了新人加入,丁医生才脱单。

    可能我们会以为一个科室,医生多了病人多了才有了一定的模样,其实我们免疫风湿这个科室在丁医生四年的坚持下有了模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团队,有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丁医生像个开路者,把我院的免疫风湿这条专科之路一寸一寸铺陈出来。他自己出资印刷自免病宣传小册给县级医院的医生分享,让那些多方求诊不得要领的病人能循着这条路找来求治。而病人一多,他更是一刻不能放松地充电加油,他的生活一直来都是老年人模式,晚上九十点钟睡下,早上有时四点不到就起床学习,了解掌握全世界最新的自免病诊疗动态。现如今,他的这条路越来越阔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加入。这些青年医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好领导。

有这么一说,好的目标是-----跳起来能够得着。专心做事的人不会好高骛远,他们最看重脚踏实地的step by step,其实“step by step ”也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在诊疗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自免病的诊和疗都是个难题。因为全身多器官损害,所以疾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肺部、心脏、肾脏、中枢神经、血液、皮肤都有可能发生病变,免疫科的医生诊断技能要过硬,要把一个病人归到他们专科,先得把别的可能性都排除。实验室检查中相关的自身抗体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得了自免病,很多疾病会产生假阳性,而自免病本身也会出现假阴性,鉴别诊断五花八门,这个时候,除了广泛的内科知识,静下心来一步步地捋清思路至关重要。对自免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控制病情进展为主,最大限度减少靶器官损害,所用药物归纳起来大致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这两类药是双刃剑,医生在用药时经常会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任何制定好的治疗策略在病人面前都会先作废一半,免疫科医生们走一步看一步不急不躁的性格也是在这个时候练就出来的。

丁医生读书成绩非常好,特别是数理化更是数一数二,是一个高智商的人。但你观察他看病时的状态,更象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是不假思索的自然流露。如何查体,如何问诊,如何向病人解释病情,如何给病人说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如何让现如今希望立竿见影的病人能理解医生的治疗过程,并且接受这种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让病人面对自己的疾病时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潜意识的表现让我们误认为一切都很简单,好象跟一段时间就能偷师而成,其实,这是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绝不会出现的智慧,它远远超越智力。

一直以来“治标不治本”是个贬义词,没想到这个词在丁医生的口里有了这么正面的意义,经他解释,病人面对疾病也变得信心满满。这信心就从他坐门诊时从不接电话不让熟人插队开始,从一上午的门诊再累也要保持坐相开始。十年的军营生涯让丁医生目光坚定,说话掷地有声,但有时候向病人解释病情时那苦口婆心的大妈样又让人感动得想偷笑。有一种情怀总在丁医生心中-----责任。对病人的责任是二十年不间断的学习和业务上的精进,对科室的责任是起好头,带出一个有凝聚力有水平的免疫风湿专科。

现在我们医院的免疫风湿科已是一个拥有多名副主任医师的成熟科室,丁医生对每一个青年医生都像是自己孩子那样栽培。第一次出门诊的主治医生他会记得去关心问候;在全市病例讨论会上,我院医生发言,他就眉开眼笑地在一边鼓励;他对自己科室的医生悉心观察,抓好总体业务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有侧重发展的点;他不但让能者多劳,也让能者多得,哪怕是牺牲一点自己科主任奖金。丁医生在科室建设上非常准确地诠释了“领导”这个词的含义:领,业务上走在前头;导,为下属指明方向。

丁医生特别真实和直白,他毫不掩饰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他甚至对自己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也解读为“自私”地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而已。他的努力让他成为宁波医学会免疫风湿分会的主委,也是省分会的副主委。成绩有了些,但曾是军人的他骨子里始终不能弃去的是一种心怀天下的情怀,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多少天下事让我们操心,但终归不能只想着独善其身,好东西要分享,自己有了好待遇要回馈。你不得不承认,真正有本事的人从不担心把本事传授给徒弟,因为他自己根本没有一天停下过脚步,更因为他赢得的尊重不但来自于术更来自于德。

丁医生自豪地说,哪怕他现在离开这个科室,我们李惠利医院的免疫风湿科都能很好的正常运转。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有非常多的种类,有一种病丁医生一再要求我写出来,因为很多年轻人会得,但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当然,这个病也是前面所说的治标不治本,就算目前暂时治好了,过后很可能还会复发,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治标,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不让疾病本身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致残,不让得此病的人成为驼背。这个病叫做“强直性脊柱炎”,如果您去百度查查,有不少知名明星都患有此病,但及时的治疗让他们和正常人并无二异。所以,您若有腰背部疼痛,特别是在晚上休息时加重,早上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后疼痛消失,不妨去医院的免疫风湿科看一看,如果得了此病,规范系统的治疗是必须的。

没有采访丁医生前,有一阵子我也觉得老丁这人有些傲,自己同事照顾一下看一看也是情理之中。老丁向我解释,病人大老远地跑来挂不上号让人于心不忍,说他的号一半网上挂一半留给不会上网的病人排队挂,他还建议同事们看病可以电话联系并去病房找他-------看着他那用心说明时又显出来的大妈样,真是像极了《武林外传》里的邢捕头,我笑了也服了。这种服带着羡慕,羡慕老丁的军人生涯和行医生涯带给他的那个气质:复杂的事抓其简单的本质,简单的事想想其背后的复杂,不固执,愿意和不完美共存,不害怕伤害,只要及时止损,不管天命如何,只要尽其人事就心无所愧。

这,才是有意义的活着。学习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