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可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使食物易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如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辛辣品。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的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
为了更快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的饮食调配应根据骨折的早、中、晚三个阶段而有所不同:
1. 早期(1-2周) 受伤部位瘀血肿胀,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 中期(2-4周) 瘀肿大部分吸收,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增加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钙及蛋白质,并可适量补充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
3. 后期(5周以上) 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
禁忌食物
1. 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所以,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患者,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 忌多吃肉骨头 有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患者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因为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
3. 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患者因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吃水果、蔬菜。
4. 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使钙的消耗量增加,将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维生素B1不足,可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