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好吗?
发布日期:2020-10-23 阅读次数:
什么是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的全名是“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它是利用一条直径约1公分的黑色塑料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镜子由嘴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藉由光源器所发出的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生从另一端清楚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胃镜?
1. 生活中反复出现以下症状:包括反酸、嗳气、恶心、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或者进食哽咽感、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
2. 突然出现以下情况:包括突发的呕血、黑便,或者是吞入异物后感觉胸骨后疼痛,医生会在完善各项检查后评估病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
3. 体检或就诊过程中发现部分结果异常;如大便潜血阳性、不明原因的血清癌胚抗原升高,CT检查、核磁共振、上消化道造影发现异常。
4. 胃癌家族史的年龄在30岁以上。
5. 如果既往有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镜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检查前8小时内禁食禁饮。
2. 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
3. 为使胃镜能顺利通过咽部,做胃镜前可使用咽部麻醉剂。
4. 老年或体弱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麻醉胃镜者需要完成心电图检查。
5. 检查前一周内如有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凝剂者在检查中不能做活检,如果必须活检建议咨询相关科室医生是否可以停药后再进行活检。
6. 检查后,无活检者2小时后可以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米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