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
  • 科普畅想
母鸡抢蛋
发布处室:原创 发布日期:2022-04-20 作者:李伟 阅读次数:

母鸡抢蛋

   中国有一句古话:虎毒不食子。 

    说的是动物对于后代有一种天然的母爱。 

    家禽的护幼行为虽然没有野生群体强烈,一般也不可能伤害自己的后代。 

    可是我却曾经看见过一幕让人惊讶不止的景象。 

    母鸡在抢蛋! 

    不是为了保护!而是在疯狂地啄食自己刚产下来的鲜蛋。 

    那件事情发生在人穷,鸡瘦,物质极其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我们家在狭小厨房的水池下面养了几只母鸡。希望那美味的鸡蛋调剂一下清淡的饭桌。知道吗?那时候的一个鸡蛋可以炸一大碗酱或一大锅汤或给久病的妈妈补一下身体。所以鸡蛋产量是一个牵动全家神经的大事。

    可是,有一段时间,鸡笼中虽然也有一阵阵报喜的:咯咯哒之声。但是就是不见鸡蛋。大家急了,鸡蛋哪去了?老鼠偷了?母鸡在作秀?大家加紧了警戒!

    终于有一天,一只母鸡刚刚报喜后的瞬间,我和妹妹冲到现场。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母鸡们正在抢食刚产下的鸡蛋。刚刚报完喜的母鸡也是强盗之一!

    望着鸡笼里的鸡蛋残液,我的眼睛红了,小妹妹哭了。

     疯了么?母鸡!吃自己的蛋?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和妹妹们开始了与母鸡们的抢蛋大战。有时候也能抢下多半个残破的鸡蛋,真是又累又气。后来想了一个方法,每天将待产母鸡隔离。可是亲生的母鸡独处时也是疯狂地抢食自己刚产的蛋。没办法,又订了一个小箱子,将待产母鸡关禁闭,产的蛋掉下隔板,母鸡产蛋后虽然还是奋力想抢,却翻不过身。这才保住了珍贵的鸡蛋。可惜的是那几只母鸡是我们从小养大的朋友。看着她们为我们产蛋却如此受罪,真是不忍!

    不久又发生了新问题,新产的鸡蛋,蛋壳竟然是软的!

    我们吓坏了,赶紧去问刚刚出院回家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小时候生活在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她叫我们找一些沙粒喂给母鸡,又捡了一些贝壳砸碎喂给鸡吃。又叫我们有空时领着小鸡散散步,多吃点虫子。很快,我们家的母鸡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蛋壳变硬了,不再抢鸡蛋吃了。

    妈妈告诉我们:自然状态下,鸡很容易获得小石子,大沙粒帮助自己消化食物。她的食物谱极广,一般不会缺钙。我们笼养的鸡太苦了(当时我们这些鸡的主人都很难吃饱)!

    妈妈的话提醒了我们,我们开始极力给家里的母鸡寻找营养:蜻蜓,蝗虫,蚯蚓,鱼肠鱼肚,大骨头,成了新的点心。鸡蛋的产量明显翻番了。

  这似乎是一个传统的忆苦思甜故事。一般在家中聚会时讲述。但是有一天,我在一次与糖尿病患者交谈的时候,突发神经,想到这个经历。开始了对于经典糖尿病饮食教育进行反思。感觉到一种现象:生物体的一些反常举止,往往源于其体内的一些客观环境的变化。例如:母鸡抢蛋吃;大象找盐巴;长颈鹿吃骨头;缺铁缺钙的孩子有异食症。而人类更复杂,除了经典的物质营养外,还有精神的需求。例如糖尿病患者,病变的基础还应该是体内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其他的表现应该是表象。我们一定要让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够用,同时其他营养均衡,心理还能认可,才是一种可持续性治疗方案。

  进而提出一种《自然饮食调整法》,开始对患者进行教育。发现仅用血糖,体重两个指标监测就行了。患者基于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理,适当减少不好饮食习惯。其它遵循自然的天性和感觉,合理回归传统饮食习惯及结构。这个方法极其利于饮食的持久控制,明显减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也减少了医疗宣教的时间。取得了小范围的成功。

这是我那些儿时朋友“母鸡们”给我的又一个礼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